学科建设

原子与分子物理-凯发网站

学科点简介:

  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是物理学院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物理学”中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依托近代物理系和两个国家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这三个研究单位强大的学科交叉互补优势,有力的电子学平台、高性能计算平台、精密加工和测试支撑平台等,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点开展国际前沿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学科不仅有传统的优势研究方向,如在原子分子谱学研究方面,使用国家同步辐射装置和国际上知名的同步辐射光源等实验平台并自主研发电子碰撞谱学大型实验装置,开展原子、分子、团簇等的基本结构及其量子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获得标准数据,为等离子、天体物理、生物物理、高能量密度物质科学等研究领域提供重要的基本物理参数;同时,基于这些基本技术的积累,研究人员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电子谱学技术,正在开展高空间分辨的表面原子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
  在近十几年来,以潘建伟院士为主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为原子分子学科点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精确操控单光子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成了实用化多节点的量子通信网络,在远距离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在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方面,该团队在青海湖上完成了100公里以上的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为未来基于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量子通信和基础量子力学检验储备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并使该团队在世界上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领跑者。
  近年来,为了满足开展前沿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的需求,该研究团队成功搭建了先进的冷原子、超冷原子、固体量子点等研究平台,目前在规范场的量子模拟、基于固体量子点的高亮度单光子源、超冷原子光晶格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实验突破。
  该学科点已建成了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并具有相当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基地,凝聚和锻炼了以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的、具有开拓创新和奉献精神的、由多学科人才组成的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达到国际水平的原子-分子-光学(amo)学科群。该研究团队的15位教授(研究员)都有长期在国外求学或者工作的经历,并且与国际上的合作者一直保持密切的科研合作。从该学科点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在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后职位,其中部分已经取得教职;目前也有多名在读研究生以联合培养、交换生等多种方式在国外合作研究机构工作学习。


相关链接:



研究方向

1. 基于光纤信道的量子通信;
2. 基于自由空间(人造卫星)的量子通信;
3. 多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
4. 超冷原子量子调控和量子模拟(玻色子、费米子及冷分子);
5. 单光子及固体量子点量子调控研究;
6. 高速单光子探测和参量转换探测技术;
7. 高空间分辨原子分子识别研究;
8. 基于电子碰撞的原子分子电子谱学研究;
9. 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子分子光谱学研究。


学科点成员: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以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学术骨干的、始终瞄准国际研究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开拓创新的、稳定的科学研究队伍,其中1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该研究团队自2001年以来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 (11篇)、nature physics (6篇) 、nature photonics (5篇)、pna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44篇)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1篇), physics reports(1篇)共被sci引用8000多次。


学科点成员一览表

姓 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email

电 话

备 注

潘建伟

教授、博导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

 pan@ustc.edu.cn

0551-63606493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

陈向军

教授、博导

 原子分子物理、电子碰撞谱学

 xjun@ustc.edu.cn

0551-63601170

 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朱林繁

教授、博导

 原子分子物理实验

 lfzhu@ustc.edu.cn

0551-63600023

 新世纪优秀人才

陈 凯

教授、博导

 量子信息理论

kaichen@ustc.edu.cn

0551-63607951


陈 帅

教授、博导

 冷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实验

 shuai@ustc.edu.cn

021-68121047


卢征天

教授、博导

 原子分子物理

 ztlu@ustc.edu.cn

0551-63606834


陈宇翱

教授、博导

 冷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实验

yuaochen@ustc.edu.cn

0551-63607416

物理学院执行院长

陆朝阳

教授、博导

 量子信息、固态量子点实验

 cylu@ustc.edu.cn

0551-63607511


苑震生

教授、博导

 冷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实验

 yuanzs@ustc.edu.cn

0551-63607951


彭承志

教授、博导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

 pcz@ustc.edu.cn

021-68121045

 陈嘉庚青年科学家奖

杨 涛

教授、博导

 量子信息实验

yangtao@ustc.edu.cn

0551-63606493

 杰青

赵 博

教授、博导

 原子物理和光学实验

 bozhao@ustc.edu.cn

021-68121047


邓友金

教授、博导

 多体物理理论

 yjdeng@ustc.edu.cn

0551-63600205


张 强

教授、博导

 量子信息、单光子探测

qiangzh@ustc.edu.cn

021-68121047


张 军

研究员

 单光子探测、快速电子学

zhangjun@ustc.edu.cn

0551-63607951


吴盛俊

副教授

 量子物理理论

0551-63600205


刘乃乐

副教授

 量子物理理论

 nlliu@ustc.edu.cn

0551-63600010


陈腾云

副研究员

 量子通信网络实验

 tychen@ustc.edu.cn

0551-63607951


印 娟

副研究员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

 yinjuan@ustc.edu.cn

021-68121234


廖胜凯

副研究员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

 skliao@ustc.edu.cn

021-68121234


任继刚

副研究员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

 jgren@ustc.edu.cn

021-68121234


江 晓

副研究员

 单光子探测、快电子学技术支撑

 jiangx@ustc.edu.cn

0551-63600070


徐春凯

副教授

 原子分子谱学

 xuck@ustc.edu.cn

0551-63600023


单 旭

副教授

 原子分子谱学

 xshan@ustc.edu.cn

0551-63600023




实验装置:

1.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平台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平台


2.多光子纠缠平台

多光子纠缠平台


3.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平台

多光子纠缠平台


4.冷原子量子存储平台

冷原子量子存储平台


5.电子碰撞谱学平台

电子碰撞谱学平台


6.单原子分子识别平台

单原子分子识别平台



7.电子学支撑平台

电子学支撑平台


8.高性能计算平台

高性能计算平台

突出科研成果:

1.在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实验方面

  该研究团队在若干关键的多光子操纵量子器件研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例如,通过设计稳定的泵浦光聚焦系统、可靠的补偿系统、五维可调的高效率收集系统等关键系统,研究团队研制成功的超高亮度的高品质纠缠源,亮度超过了每秒100万对,收集效率达到25%以上。利用这些先进的量子器件,研究团队在多粒子纠缠的产生、操纵及鉴别等研究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取得了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首次全面地在实验上用不等式和不用不等式的方式检验了四光子量子非定域性,并首次证实得到的是真正的四粒子纠缠态[phys. rev. lett. 91, 180401 (2003)]。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地制备出了高亮度、高对比度的超纠缠光子对源,并以高于95%的保真度检验了研究团队提出的基于两光子的ghz定理的证明[phys. rev. lett. 95, 240406 (2005)],首次将量子力学与定域实在论之间的矛盾在两粒子体系中以最显著的方式揭示出来。首次成功地得到了五光子纠缠[nature 430, 54 (2004)],被美国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以专题形式报道,被誉为“多粒子纠缠态实验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推动量子纠错和网络化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探索”,被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科技研究新闻》杂志、中国两院院士、教育部等分别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首次实现了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nature physics 2, 678 (2006)],这是中国科学家首篇nature physics封面论文,nature杂志“研究亮点”栏目对该工作进行报道,称赞该成果是“在大尺度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的长足进展”。制备了在国际上纠缠粒子数最多的薛定谔猫态和可以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nature physics 3, 91 (2007)],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以“光子薛定谔猫打破记录”为题报道了这一工作,称赞该工作“为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迈进了重要一步”,nature杂志在“研究亮点”栏目也以“活猫?还是死猫?”为题做了报道。最近,研究团队又成功制备出超纠缠十比特薛定谔猫态[nature physics (2010)],再次刷新了纠缠态制备的世界记录,nature physics杂志的审稿人评价该工作“是一个实验壮举”,“在光学量子计算和量子度量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研究团队又发展了一种新颖的纠缠源[nature photonics (2010)],同样利用参量下转换过程得到了稳定强健的纠缠光子源,而无需进行破坏性的光子探测,输出保真度达到了87%,从而使得各种相关的量子协议得以可控的实现。nature photonics杂志审稿人给出了很高评价,认为该实验结果是“光量子信息处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2.在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方面

  研究团队在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的基础上,实现了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nature 430, 54 (2004)],为奠定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础做出了贡献。首次实现了两光子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nature physics 2, 678 (2006)]。此前,所有的隐形传态实验都只传输单个粒子的量子态,而实现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在技术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验结果表明,不仅两个光子的量子态能被精确传输,两光子系统中的各种关联关系也能被精确传输。2008年,实验演示了在两地之间进行多重纠缠交换的量子协议[phys. rev. lett. 101, 080403 (2008)],该实验把一个全功能量子中继器的可能实现推进了一大步,并且为一大批新型复杂的量子协议实现奠定了基础。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16公里) 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nature photonics (2010), accepted],保真度达到了89%,此实验表明基于自由空间实施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并为实现全球量子通信奠定了重要基础。nature photonics审稿人给出了很高评价,认为实验结果代表了目前量子通信技术的前瞻性进展。


3.在量子密码方面

  该研究团队实现了距离达13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phys. rev. lett. 94, 150501 (2005)],在国际上首次证明纠缠光子在穿透等效于整个大气层厚度的地面大气后,纠缠仍然能够保持,并可应用于高效、安全的量子通信。利用诱骗态手段率先在国际上实现了绝对安全距离超过百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phys. rev. lett. 98, 010505 (2007)],克服了以前所有基于弱相干光量子密码实验中所固有的安全性漏洞。2009年,又率先实现绝对安全距离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为目前国际上绝对安全量子密钥分发最远距离。首次实现了通信距离20公里的三节点链状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网络[optics express 17, 6540 (2009)],美国science 杂志和欧洲物理学会的physics world 对此专门进行了报道。研制成功了五节点星型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网络,这是国际上首个可升级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和首个城际量子通信网络,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鉴定。 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仿真方面,利用光子比特实现了shor加密算法,实验演示了15=3×5这一质因子分解[phys. rev. lett. 99, 250504 (2007)]。应用双光子、四量子比特簇态进行了单向量子计算的实验,实现了高效量子grover搜寻算法和高臵信度两比特量子门[phys. rev. lett. 99, 120503 (2007)]。设计并实验检验了巧妙的多光子“容失”编码网络[pnas 105, 11050 (2008)],首次在国际上原理性地证明了利用量子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克服量子计算过程中的一类严重错误—量子比特的丢失。利用量子信息技术来模拟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问题,通过操纵多光子纠缠和量子仿真方法,实验证实了一种存在于两维空间的奇特粒子“任意子”服从分数统计[phys. rev. lett. 102, 030502 (2009)]。利用光子的极化模式和动量模式,制备出了六比特超纠缠簇态这一普适的量子计算资源,并通过在簇态上进行单量子比特测量,实现了任意输入的控制非门[phys. rev. lett. 104, 020501 (2010)]。


4.在冷原子量子存储方面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频率展宽在mhz量级的窄带纠缠光源[phys. rev. lett. 101, 190501 (2008)],第一次使纠缠光子的存储成为可能。首次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nature physics 4, 103 (2008)],传输到原子比特的量子信息在存储了8微秒后,被成功地转换为光量子态以作进一步的量子信息处理,该实验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physics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nature 454, 1098 (2008)],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nature 杂志发布了题为“量子推动”的新闻稿,称赞该工作“扫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绊脚石”,并在网页上发布了题为“量子密码可以走远了”的报道。首次将单次激发量子存储的寿命延长至毫秒量级[nature physics 5, 95 (2009)],将以前的结果提高了2个数量级,向实现基于量子中继器的远距离量子通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英国《新科学家》等多家欧美科学新闻媒体都对该成果做了报道。


5.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的理论方面

  提出了适用于连续变量体系的bell不等式[phys. rev. lett. 88, 040406 (2002)],给出了用连续变量量子体系进行分离变量量子信息处理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该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已被国际学者广泛接受并采用,被称为研究连续变量非定域性的“准自旋方法”,被国际权威同行学者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以专门篇幅介绍,国际上已有多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跟踪研究。证明了ghz定理可以被推广到两光子情形[phys. rev. lett. 90, 160408 (2003)],而且其实验验证仅要求线性光学技术,该实验检验已经由本研究团队首次实现。通过二次型的bell类型的不等式给出了一种对n个量子比特系统的纠缠分类[phys. rev. lett. 90, 080401 (2003)]。首次提出关于判别量子纠缠态的矩阵拉直法及其多体推广[quantum inf. & comp. 3, 193 (2003)],被国际同行认为是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研究的重要突破,并被国际权威同行学者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以专门篇幅介绍,已成为此领域研究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发现了一种构造纠缠目击者的新方法和一类新的可分性判据—o-约化判据[phys. rev. lett. 95, 150504 (2005)],该判据的判别能力非常强,约化判据、盖判据、重排判据等都是该判据的特例,特别是该判据能够探测束缚纠缠这类非常弱的纠缠,并且是直接以局域可观测量的形式给出的,因此自动提供了利用局域测量和经典通信来实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遥远量子存储器之间鲁棒的纠缠产生机制及基于冷原子系综和线性光学的鲁棒的量子中继器方案[phys. rev. lett. 98, 240502 (2007)],干涉仪稳定性方面相对于著名的dlcz方案改进了至少7个数量级,从而使得现实的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该方案的关键步骤已经被本研究团队实验实现。提出了第一个非阿贝尔的量子纠错码[phys. rev. lett. 101, 090501 (2008)]。



网站地图